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堂中的高阶教学实践
张 禾
锦城学院2021工作重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两个重点”,其中包括“一基两轴,三阶递进”和非认知能力的培养的显性化。其中“一基”是指以知识为基础;“两轴”是以提升思维和能力为目标;三阶是以分阶递进为手段最后让学生通过教育学习获得高阶思维能力。
三阶也分为低阶,中阶和高阶,其中低阶为对知识的接受和了解。中阶是关联与迁移,高阶是让学生拥有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就需要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运用到课程大纲的制作中,其中我们要知道注意不同学科的低、中、高阶思维和能力的表现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等级的思维方法。其中我认为除开利用课程本身来制定计划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学情的分析。
例如,对授课班级学生人数的分析,对学生性格特点的分析,对课程类型的一个分析。
首先为什么是人数呢?研究表明授课规模越大,学生容易感觉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度,导致会在课堂上摸鱼走神,长时间下去以一个班级的整体氛围都将会下降,自然而然会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同理如果一个班授课人数较少,那么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距离会更近,次数会越多,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学习兴趣也就会提高,自然学习效率也就上去了。因此面对这两个班,就应该制定不同的中阶和高阶思维,统一的高阶思维对于人数多的班级来说困难就会加大,对于人数少的班或许就会太简单,因此人数也是影响课程高阶思维设计的一个因素。
同样还有学生的性格影响,活跃的学生可以更好的带动班级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越好教学质量当然越高,高阶思维也约容易。再来是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教授的课程其中一门是对于ps软件的学习,因为需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课堂中对记忆力与反应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教学质量的同事改变教学速度。还有就是学生自我的学习能力,因为这门课程面对的是大一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部分心思仍然还是先玩为主,只有部分还处于半自助学习或主动学习中,因此根据自主学习学生在班级的比例再来确定课堂的一个设计。
最后一个是课程类型,我们必须知道这门课对于我们专业的重要性,是否会对未来学生的就业产生实际影响,是否需要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直接接轨。再分析了这些原因之后,才好对课程三阶思维进行一个权重的划分。
以上部分便是我认为首先如何去确立课程中的高中阶。虽然我们主攻高阶,但还是必须有低中进行铺垫,下面我来展示一下如何在课程中去体现三阶。
首先,我们知道高阶课堂的
4
个关键。且以
PS
这门课为例说明一下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三阶思想的。首先在这门课上我会演示大量的案例,因此一般我的习惯是,在讲解了基本的理论之后开始做案例展示,一共会做两遍,第一遍我会让所有人只看我做,心里留一个大致的底,做完之后再口述一遍过程,然后再以稍慢于第一遍的速度再进行案例师范。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邹校长提出了“要让教师从交知识到交思维”,在
2008
年也提出“大学的任务不仅是教你思考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在第一遍对于案例的过程有了一个模糊的过程之后,我愿意让学生自己凭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来复原这个动作,而复原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一段获得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我课堂中的低阶思维。也是我强化他们基础知识的这一部分。
中阶思维主要体现在课后作业上面,首先知道中阶的时候要求学生开始对知识进行关联和迁移了,是难度系数在增加了。因为我们也需要对中阶思维有一定的材料支撑。在我的学习通上,每一堂课的重点内容都进行了整理,对于最基础的知识会写的更加仔细,而越往后的案例语言文字往往就越来越少,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是具有基础了,那么过于详细的文字只会使他们缺少动脑的机会,因此文字会精简。同样每一节课的案例我基本都是做了录屏的,方便他们课后去复习与总结,也是希望他们有问题先通过正确的文字或视频来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来问。自己动脑才是对以往知识的一个复习,同时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学习,这样得到的答案是对知识的一个迁移性的理解。
在经过了难度系数增加的课后作业之后,开始给学生提供高阶思维的内容了。我们指导在高阶思维中要求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观察、交流、体验等方式对收集到的信息和内容进行分析与判断,以评价其价值及正确性,那么作为学生来说较少数对自我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因此就需要借助他人来进行批判。所以在高阶任务重都是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作业,在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之中来完成任务。同时小组作业是对学非认知能力的一种培养。
拥有了非认知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高阶活动,深度思考,复杂推理,对问题进行质疑、批判、辩论与创新改造,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拥有高阶思维的学生。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更多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通过自我构建,深度学习才会发现,高阶思维才会出现。我们需要沿着“知识”维度“认知系统——元认知系统——自我系统”路径,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等级深度研发,进而在“认知过程”维度开展“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思维活动,推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